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

文学试验基地

本溪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 简单的教育最有效

作者 于祥宝
2023-12-06 13:57 阅读 1.7万 字号+
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许多家长经常犯难,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简单的教育最有效,很多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性格、处事方式等。比如,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你会收获到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乐观向上的孩子。

参与孩子成长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一场“化学实验”,父母的参与就是最好的催化剂,这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一位心理学家曾分享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在他女儿两岁时,他和妻子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由于孩子还小,没有太多自我意识,想着应该没有问题。
 可结果是,孩子的情绪变得非常敏感,到哪儿都要拿着一个粉色的被子,闻着被子的味道才能入睡。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强烈的不安全感充斥着孩子的内心。
 

心理学家说:“如果可以重新来过,绝不会让女儿在一岁半前离开他。”其实,父母的陪伴不仅仅是提供安全感那么简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为孩子健全心理提供了支撑,这是孩子能勇敢去追寻自己的重要力量。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爸爸,带着四个孩子认真地学习。大女儿、二女儿、小女儿各自抄写诗词,小儿子认真练字。

视频画面中,没有人玩手机也没开电视,父亲就这样带着孩子们安静写字。为了让学习不那么枯燥,爸爸一有时间就陪他们玩成语接龙游戏。

画面中少了教育的训斥声,多了温馨、祥和的画面,有这样的陪伴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不会差。所以,真正的教育是默默地参与孩子的成长,用心陪伴,这样更能事半功倍。

 榜样力量是无穷大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中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这其实都是利用了“榜样的力量”。这种教育方式是无声的,也是最能让孩子快速成长的。

我们从小都听过苏轼的故事,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他的父亲苏洵在刚成家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碌碌无为了,在27岁那年发愤读书,希望给孩子做好榜样。

但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顽皮,并不爱读书,苏洵无奈之下改变了教育方式。他在孩子玩耍时,故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孩子来了,刻意地将“书”藏起来。
 这个举动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以为父亲瞒着他们读什么好书,于是趁父亲外出时把书“偷”出来阅读。时间久了,他们便领悟到了读书的乐趣,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为他们日后成为一代名家,打下了基础。
 所以,自古以来,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模仿身边人而成。
 我们只有见识过“高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继而会产生追赶的想法。孩子的身边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又或是亲戚、朋友,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有哲学家说过:“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从来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肩并肩的战友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老师要为孩子做好助攻。遇到问题,和孩子共同“御敌”,方能百战百胜。

教育要从小事开始

如果说,做什么事情能以小见大,能惠及终身,教育必然要排在首位。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相同的,未来所有的不同大都是从教育中区分的。并且小时候很多习惯,会决定长大后的行为,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

古时候,有户人家生了一个儿子,全家都非常溺爱。一天,他跟着母亲去赶集,趁卖针线的摊主不注意,偷了一根针。回家后,母亲知道了这件事,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夸奖道:“简直太能干了!”
 第二次,他趁邻居不注意偷了布料,邻居找上门来问责,他的母亲却说:“他还是个孩子,你和孩子较什么劲。”

就这样,在母亲的包庇下,他的偷窃行为愈发放肆。终于有一天,因为偷钱,被判死刑。临刑前,他提出想再见母亲一面,和母亲说最后一句话。他说:“若是你在我最开始偷针的时候就制止我,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这就是“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孩子的成长是有期限的,教育的理念不同,结果也会千差万别。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积极、正向的“三观”,因为每一次教育都会惠及终身。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不只孩子要学习,与孩子相关的每个大人都要学习,不断成长,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浇灌。请大家记住,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教育需要的是:参与孩子的成长,做好榜样,做好细节教育,并把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74
中教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存储服务,如果您发现内容有不妥之处请使用页尾投诉功能或直接与我们联系。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中教网精选
媒体组织
中教网精选推荐。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