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

文学试验基地

高密市恒涛实验小学教师读书体会——读《过去的教师》有感

作者 佚名
2024-09-19 10:37 阅读 3.3万 字号+
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语文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点什么

  ——读《过去的教师》有感

1.荐读教师

林新香,高密市恒涛实验小学教师。27年的教育历程,她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她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不够精彩,但不能没有思想。更多的时候,她喜欢拿起笔惬意地表达自己的心境。生活因为这些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而美丽。20万字的《林新香教育日记》公开出版发行。她特别喜欢和低年级的孩子打交道,她常说: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好好做老师,是她毕生最大的追求!

2.内容简介:

《过去的教师》是200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商友敬。这本书讲述了在过去的岁月,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

3.作者简介:

商友敬,1937年4月8日出生于上海天和里之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1956年9月负笈唐山,求学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一年后,因不喜所学专业,退学。1958年3月登上讲台,任教于上海市出版印刷学校,后赴安徽省霍山中学支教。1960年4月回沪,被动员“移民”西北。因大饥荒来临,1961年初再次回沪,读书度日,曾问学于马茂元先生、蒋孔阳先生等。1963年7月因冤案入狱,至安徽白茅岭服刑十六年。1979年3月平反,重返讲台,任教于安徽省郎溪县梅渚中学。1982年5月,落实政策回沪。1983年2月起,任教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先后教授中师语文、大学语文、大学写作、古典诗词、小学语文教学论等课程。 1986年2月起,在上海老年大学兼课廿一年,直至因病入院。1997年9月退休,参与编写《新语文读本》等书籍,并赴各地讲学。2008年3月2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发表了最后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2008年4月21日,先生病逝。

4. 阅读感悟:

最初拿到《过去的教师》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越到了最后,我的心越沉重。在那样一个充斥着饥饿、穷苦、黑暗和动荡的时期,在我们的印象中几乎无法生存,更不用说教育了。可就是有那么群人,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了众多的心火。他们在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传承着文化,播撒着文明。几个时代过去了,当年的那些人已经化作星光,闪耀在历史的长空。我们,只能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到,心向往之”。里面的作者有好多是我所喜欢的学者、名家,梁实秋,季羡林、汪曾祺、王蒙等,尽管他们回忆自己老师的文章,我之前也零散地读过,但是再次品读名家的文章,仿佛看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私塾到学堂,从小学到中学,从名人名校到名师,让我这一次的阅读之旅格外地饱满。感触最深的当然是那些过去教师们,令人敬佩的为师之道。尽管他们的生活清贫,但却不妨碍他们活得充实与自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常存一颗向往之心,向往着他们的人格高度、学识高度和为师之道,以求得自己的教学生涯的幸福与快乐。

这本书第六章是“语文老师的影响”。我联系身边的教育现状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深有所感。我边读边勾画边圈点,有一些话让我们很受用。比如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谢冕在《无尽的感激》一文中写道:我之所以能够走上文学之路,而且成为一个以文为生的人,我都要感谢我所受的语文教育,也感谢我那几位语文老师。感谢他们在我年轻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我有可能用我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和人类最优秀的、同时也是最优美的心灵和大脑对话,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诗人邵燕翔也在文中这样说:我爱上文学,跟我小时候喜欢语文科和老师的指点分不开,我经常找课外读物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元骧在《我们当年学语文》这样说:回忆这半个多世纪,我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究其原因,从学校的教育方面来说,我首先就要感谢语文课,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

此时也不由想起了我的老师。小学三年级时,我在老师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份报纸《中国少年报》。老师看我光瞅着这报纸,就说拿去看两天吧。我去还的时候,斗胆问老师还有没有了?老师说没了。没想到老师就把这件事跟我的父亲说了,我比较开明的父亲就给我定了一份《中国少年报》,那时家里都不富裕,很少有人会拿出钱来给孩子买书订报的,主要是家长也没有那种意识。说起来,我也很感谢我的父亲。一份报纸,常常是老师看完了再给我,然后在班里所有的同学手中传个遍,再到我手里,通常是卷起毛边,皱的不像样子了。但即便是这样,每一份报纸也还是好好保管着。拿过一篇文章,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上拼音,不一会儿的时间,就能读的有鼻子有眼。

到了初中,我又迷上了作文,尤其是我的语文老师宋老师把我的一篇文章修改后投给《当代中学生》发表后,在我们那个学区中学无异于一条爆炸新闻。宋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书,有作文方面的,也有《汪国真诗集》、还有徐志摩的诗歌。每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几乎都接近于满分,因为我的作文很少扣分。中考时,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农村出来的孩子比较要强,师范的生活再累再苦,我也能挤出时间来写点东西。偶尔能发表几篇豆腐块有点稿费,那我就心满意足了。到现在,我还经常想起宋老师,对他的感激,真的不是一句“谢谢”就能表达了的。

毕业后,我也成了教师,从原先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对教育教学有了点滴经验,我也不只一次地想:我们,到底该怎样当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给学生怎样的引领?以前教过我的所有的老师,还有这本书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

一.过去的教师爱读书,也教育学生爱阅读。

在这本书中不止一个人回忆说,  他们的教师都是爱读书的人,而且也不反对学生读书。他们在学生读课外书的问题上没有因噎废食,让学生们得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爱阅读,所以过去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拘泥于课本,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学生输入更加鲜活的文学营养,使得这些学生们从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功底,才智得以开发,兴趣得以调动。使得这些学生们在以后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不忘记读书,不忘记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小学时期是人生记忆最好的时期。此阶段,学生的课程压力不是太大,时间也很充足,正是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期,学生能否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将是影响其一生幸福和发展的大事。所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自己写一手好板书,教学生写一笔好字。
杨永善教授在文中是这样写陈霖孙老师:她要求我们首先是认字,要会读、会写、会用。其次是写字,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字写清楚,写工整,让人一看就认识;不能歪七扭八,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潦草难认。字写不漂亮不要紧,先写工整了,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慢慢会好看的。并且她还以身作则,处处示范,她写得的板书、评语、操行鉴定等,都是那么认真,字字清晰影响着每一个同学。
现代教育家韩作黎也曾说:“教师的板书,应练得又快又好。这对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美感,加强教学的效果,形成学生对教师敬仰,都有独特的作用。”教师一手好字,常常使学生心驰神往到陶醉倾倒,看到了有形的文字,体会到了无形的美。并且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郭沫若先生如是说。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他们对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从而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能否写一手好字,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的熏陶

杨永善教授在提到自己的语文老师时说:教过自己的两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和值得尊敬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批评永远是和善的,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对学生总是寄予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帮助我们树立理想,在语文老师身上更多的体现着人文精神。

每到初中生大休的日子,在传达室门口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回校看望自己的老师。每当看到他们师生相拥,倾心交谈的时候,我都在想:他们,一定是非常爱学生的,肯定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给孩子留下了诸多美好的记忆,才有了学生毕业后的回校看望老师。

为师者,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础。前辈都明白地告诫我们,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无论这个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是好看的,还是丑的;是优秀的,还是顽劣的。因为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的,教师的任何一点亲疏远近,他们都能察觉到。所以教师决不能偏爱,更不能歧视。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得到爱的回报。

四、对教育的忠诚

在书中我感动于过去的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对民族危亡所承担的那份责任。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他们痛心疾首,倾其所有办教育,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学习才能救国。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在经历不公平待遇时,他们心中念念不忘地还是那份教育,割舍不断的还是那份教育的情怀。作为今天的老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些高尚的品格,为教育奉献一生的精神。

《过去的教师》真的值得我们一读,其编者商友敬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教师品格的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他在序言的最后说:“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励,这就够了。

真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博学有爱的老师更受欢迎。 亲爱的同仁们,就让我们用心做这样的老师吧!八月已去,九月将来。九月里有一个我们老师自己的节日。在此,先祝愿亲爱的同仁们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同时也祝愿接下来我们的开学工作忙而不乱,稳而有序,让我们天天拥有一个好心情!

652
中教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存储服务,如果您发现内容有不妥之处请使用页尾投诉功能或直接与我们联系。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中教网精选
媒体组织
中教网精选推荐。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