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

文学试验基地

牧羊人

作者 苦打哈
2024-04-17 02:24 阅读 1.7万 字号+
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打记事以来,农人劳作、辛勤耕耘,至今令我记忆深刻。所谓:农家无闲月。小时候,记忆中的父母一年四季都是早出晚归,没有闲暇之余。如此索然无味的生活本应使人厌倦,但我每每回忆起往事,心里总是暖暖的。我想,这大概是田园生活里的乐趣仍吸引着我,尤其是那位牧羊人。在无形中,牧羊人形象已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孩童时期,天刚蒙蒙亮,爷爷便早早的起来,挑着扁担去附近的河边打水。经来回几趟后,几个大水缸都已装满了水。在爷爷的叫喊声下,我们才从梦中惊醒。睡眼惺忪,打着哈气出了门,便能看到爷爷正把盐水倒入凹槽里,并打开羊圈,引着羊群来喝盐水。我曾听爷爷说过,高山上的羊必须要定期喂盐水,喝盐水才能长的膘肥体壮。我也确信爷爷的说法,因为那时我家的羊确实长的又肥又壮。同时,爷爷还会坐在凹槽边,细细照料着羊群喝盐水,看到有没喝上的,他会另兑盐水,让没能喝上的小羊也能“酒足饭饱”。等羊群喝完盐水,在院坝里四处躺着时,爷爷才会想着去烧饭。

父亲曾说过,我的爷爷会忘了吃饭,但一定会记得给羊喂盐水、放羊。起初,我并不相信,不过自从那件事后,自己对此确信无疑。清楚地记得,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爷爷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给羊喂盐水。之后,他就专心致志地织着背小羔羊的箩筐。等爷爷织好后,已临近晌午,他便打开羊圈、赶着羊群上山了。其后,父亲才发觉爷爷还没吃午饭就去放羊了。待我拿着干粮去找爷爷时,他咧开嘴笑了,说他一心只想着织箩筐和放羊,便忘了吃饭这件事。当时,我非常好奇,难道放羊比吃饭还重要?就向爷爷提出了我的疑问,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吃饭只能满足我物质的需求,但是这羊群能够让我的精神更加富足。一天不吃饭,你的身体还可能抗得住;但是,你一天没有陪伴及想要去做的事,那么这一天将会过的十分漫长和无趣。这就是物质和精神最大的区别了。”当时,我听后觉得这是爷爷托词罢了,实质上就是对羊的偏爱,而且明显感觉这偏爱已严重危及到了对孙子的爱。

此外,爷爷对小羊羔更是疼爱有加。每当有小羊羔要出世时便是爷爷最忙活的时刻。小羊羔刚出世,爷爷就把它抱在怀里,小羊羔从母胎里所带来的粘液占满爷爷全身。但是,爷爷却是满脸笑容,似乎并不在意小羊羔身上的粘液。他抱着小羊羔、轻轻擦拭着粘液,明眼人都能看出此刻爷爷心里已是乐开了花。待小羊羔可以外出觅食时,就得跟着羊群出去吃草,而在路上爷爷仍会时时抱着小羊羔,害怕小羊羔受到伤害。爷爷对小羊羔的喜爱无以言表——将其放在手心,害怕被风吹干了;把他含在嘴里,又害怕融化了……他就如此细细照顾,直至小羊羔能够独立生存、觅食。

爷爷常说: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活的有意义,而羊群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发现了生活的乐趣。现在细细想来,爷爷对羊的偏爱其实代表了牧羊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与追求,蕴藏着更加深刻的寓意。现如今,爷爷已是耳顺之年,虽然他已不再放羊了,但每次提起羊群,他总是有唠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家里人都说,老人如孩子,爷爷也是如此。但是,我却说——那是老人在追忆似水年华,重拾少年美好记忆,更是向世人彰显生活姿态、美妙人生。

光阴似箭,转瞬即逝。两鬓斑白,仍藏少年心。时光易逝,老人不老。你看,我的爷爷已早早起来,在兑盐水、放羊、迎接小羊羔的出世……(作者 苦打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苦打哈 供图

46
中教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存储服务,如果您发现内容有不妥之处请使用页尾投诉功能或直接与我们联系。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大学生云报
媒体组织
大学生云报官方账号。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