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探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系统化协同治理新模式

2024-11-09 17:25    浏览 4.6万   分享

王娟 认证教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通讯员。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专业群)建设,由符合要求的团队领导及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协同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动的团队。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团队的新特征,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高水平、跨领域、结构化教学团队。团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和战略性的治理过程,不仅要求团队内部的高效协调,也依赖于与外部环境的有效互动,确保团队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同时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级助产专业教师教学团队于2021年入选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在职业教育政策变化、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等外部动因推动下,学校借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一平台”,依循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和团队生命周期“双周期”规律,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团队之间“三级联动”机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四项技术”,依靠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形成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合力。

图为职教创新团队治理系统

 构筑“一平台”托举支撑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有高度结构化、跨学科化、专兼结合等特点,需要搭建一个开放性、综合性的平台,发挥信息枢纽、知识共享、人员统筹、资源整合和校际协调等作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从两个维度为职教创新团队提供了平台:

一是助力教师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教师发展中心不仅为团队教师提供生涯规划服务,帮助教师明确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径,还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专业培训、教学咨询、职称申报指导等,帮助教师获取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二是推动职教创新团队的协同运作与高效管理。通过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确保创新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和行业资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流动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遵循“双周期”发展规律

职教创新团队的建设遵循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和团队生命周期的“双周期”规律。

尊重职业生涯发展周期规律,满足成员多样化需求。团队深入理解教师职业生涯周期规律,尊重每位成员的成长需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量身定制支持措施。为青年教师选择导师,定期开展培训;为成熟教师提供资源,鼓励其参与课程改革项目、创新教学方法;为资深教师提供领导力培训,鼓励其承担团队管理任务,积极开展交流分享,做好知识传承。在团队中营造彼此尊重、互帮互助的积极氛围,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图为创新团队成员开展“传帮带”活动

遵循团队生命周期规律,应对团队变动挑战。团队成员充分理解团队从形成期到震荡期,再到规范期、成熟期和转型期所经历的变化及其特征。把握团队生命周期规律,充分预见并主动辨识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应对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挑战,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支持策略,促进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增强团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三级联动”运作机制

“三级联动”是国家级、省级、校级不同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之间的组织协同策略,它将三个不同层级的团队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相互配合和支持,形成了有机的共同体。

三个层级的团队虽然辐射范围不同,但都致力于相同的教育目标和任务,通过相互协作和资源共享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学校国家级团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省级、校级团队建设,三层级团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协调步伐;共同参与教科研项目和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互访、观摩和联合研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图为学校国家级、省级、校级团队“三级联动”工作会

 推进“四项技术”创新赋能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虚拟现实这“四项技术”为职教创新团队提供了强大的创新赋能。团队通过教学监控系统收集和分析教育过程中的海量数据,为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精准的改革方向,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培训,积累大语言模型的使用经验,并开展深入的交流,不仅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辅导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为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的能力。团队依托智慧职教等云平台,整合国家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资源库、附属医院的产科科普资源,以及全国助产士分会助产空间提供的课程资源,结合团队收集整理的临床典型案例,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支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助产专业师生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端”海量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依托学校助产省级示范实训中心的设施设备,构建了模拟助产士门诊的工作场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协同

在职教创新团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多元主体”合作协同。

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2021年,在曲靖市政府指导下,市内医疗卫生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紧密协同,由学校牵头成功组建了包含57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医疗机构在内的曲靖医药卫生与健康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的成立,为曲靖市医学教育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校以及创新团队与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

图为学校牵头成立曲靖医药卫生与健康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在职教创新团队建设中发挥核心推动作用。创新团队所在学校为团队的建设发展提供物质资源、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等,在团队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沟通各方需求,解决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团队建设的顺利进行。

行业企业在职教创新团队建设中发挥深度协同作用。行业和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产学研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行业企业作为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就业渠道的提供者,还为学校教育注入了市场动力,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助力团队实现创新突破和持续进步。

新闻媒体、学生家长、孕产妇及其家属等社会各界在职业教育创新团队的建设中扮演着监督和推动的角色。孕产妇及其家属,作为助产专业人才的直接服务对象,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指标。新闻媒体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通过宣传优秀的教学实践和创新成果,激发教学团队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标准;另一方面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调查,推动教学创新团队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多元主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职教创新团队建设的生态系统。正是这些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协调与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而形成强大的多元协同效应,推动职教创新团队的持续发展和助产专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协同发力催生“四级成果”

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系统化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得以整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四级成果”。

一是教师个人发展出成绩。教师通过参与创新团队建设,在培训和研修中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实现了职称的晋升和职业成长。助产专业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中13人实现了学历、职称(职务)晋升,6人次获得省级荣誉或表彰,14人次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荣获奖励或指导学生参赛获奖。

二是团队协同产出新成果。国家级助产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了“一核心三纵横四维度”的团队建设模式,实施“四双联动”策略,构建了H-E-L-P协同育人模式。团队基于岗位典型任务,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并以此引领省级和校级创新团队,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团队建设模式。助产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10名成员参加省级以上教改项目,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

三是教育教学改革出成效。国家级创新团队推动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提升了教学质量。根据行业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对接工作岗位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团队教师主持建设相关课程1门、参建课程8门,共计9门课程均在2023年7月通过课程验收。团队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被评为2022-2023年度国家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明星学校”。

四是培育专业人才出精品。2021年至2023年间学校培养的助产专业学生在国家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保持在95%以上,“1+X”母婴护理、幼儿照护获证率为100%,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多次在省级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各级各类表彰50余项。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近年来保持在99%以上,就业满意度高。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