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实施新课标精神,努力提升教师素养,2024年11月19日,湖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送教暨南浔区小学道德与法治16学分培训活动在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举行。
活动中,来自月河小学的杨燕燕老师展示了《对人有礼貌》一课。杨老师以一年级小朋友最喜爱的绘本故事贯穿课堂,通过“认认礼貌语”“说说礼貌事”“找找礼貌行”“评评礼貌风”四大环节,使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认知,在合作分享中感悟,在判断评价中成长,在“续写”故事中收获,课堂有效又有趣。
旧馆小学的黄琴老师带来了《我们小点儿声》一课。黄老师创设调音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吵闹声出发,借助“声音消消乐”活动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探究消音方法,在真实情境中解锁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音量。从“初级调音师”升级为“高级调音师”的无形评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生动有趣。
第三堂课是南浔区千金学校的严培丽老师执教的《我们不乱扔》。严老师设置“小瓶旅行记”的生动情境,充分联系生活,激活学生“已知区”,引导学生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良好体验,认识不讲公共卫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具体建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的良好习惯。
下午,来自长兴县实验小学的徐琛老师带来了《大家排好队》。徐老师指导学生通过“一米线”的交流掌握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又在多样的情境中了解不同的排队方式,在探究中教会学生灵活变通“守规则”和“懂礼让”,又在真实情境的“辩”“说”“演”中真正让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的邱伟娟老师带来的微讲座从小学生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出发,通过梳理“责任意识”素养体系,推动“三”进程;聚焦“责任意识 ”目标内容,组织“四”策略,以具体的课内外实践针对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核心素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精彩纷呈的展示后,长兴县第一小学的特级教师许健坤老师和南浔区研训中心的吴建琴老师针对四节课进行了专题评课。两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课,并对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宝贵建议。许健坤老师提出要明确教材地位,用好教师用书;要依据“成长中的我”结合学习主题上课;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好教学评一致性,实现润物无声地做好评价。吴建琴老师从课堂中的具体细节出发,以展示课中呈现的亮点为例,提出“用好教材,心中有教本”;“链接生活,心中有学生”;“关注评价,心中有意识”;“精心设计,心中有目标”等要求。
接着,湖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分会会长袁和林老师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的专题讲座。袁老师通过具体实例指出要避免重“难”轻“整”,强调综合性;避免重“低”轻“高”,立足问题性;避免重“教”轻“学”,突出思辨性,进而探索出迈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路径——多问题,引发高投入学习;深联结,触发高阶思维,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
最后,湖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盛新凤老师做活动小结。盛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同时也对湖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们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希望学科研究能够立足课堂实践,真正进行深度研究;希望在教学方式上不断突破和创新,设计有意义的、深入儿童内心的活动;希望老师们不断思索与提升,创造出更广的发展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认知、品格、情操上不断生长。
本次活动,大家沉浸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中,更专注于专家的建议指导中。老师们定会不断思索、努力探究,用好新教材,赋能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