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周开军/《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开放与专业的融合实践》学习反思

2024-06-14 10:30    浏览 2.9万   分享

周开军 认证高级教师+

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新闻通讯员。

在2024年6月1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关于《在“开放▪专业”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报告。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今后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然性与要求

芦校长在报告中首先强调了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然性与要求。她指出,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不仅要求我们在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学校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还需要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育人新格局。同时,芦校长也提出了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包括目标共识、教育共识、资源清单、责任清单和分工合作等,这些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向。

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实践探索

芦校长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她提出了“未来接班人”的教育理念,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托举、彼此成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遵循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学校秉持“开放·专业”的态度和理念,以学生发展之需为纽带,明确责任分工,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通过理念共享、资源共享和队伍共享等方式,学校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教育质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三、体会与反思

在听取了芦校长的报告后,我深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1.开放与专业的融合:芦校长强调的“开放·专业”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方资源,同时也要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边界,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种融合的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责任与担当: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各方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者,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明确的育人目标和计划;家庭作为教育的伙伴,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社会作为资源的供给者和教育场景的提供者,需要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

3.协同育人的深远影响:芦校长在报告中提到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效果让我深感震撼。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治理更加省心、安心,课程更加丰富多样,教育生态更加健康;干部队伍的心智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适应性得到长足发展;家庭突破迷茫,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坚定;社会突破瓶颈,民生治理更加温暖有力。这些效果不仅体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巨大潜力,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积极借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实践经验,秉持“开放·专业”的理念,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