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体验劳动之艰,品味收获之甜——召陵镇二小学子赴实践基地开展“收花生”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2025-10-10 10:36    浏览 5.3千   分享

王军丽 认证教师

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第二中心小学新闻通讯员。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自然、体验农耕、收获成长,10月9日下午,召陵镇第二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前往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收花生”劳动实践课程。

"这株花生秧上挂着22颗果实!"10月9日下午,召陵镇二小劳动实践基地里,三年级(2)班学生周子聪举着沾满泥土的花生秧欢呼。近日,学校"秋收实践周"活动迎来高潮,千余名师生在花生田里开展"薅花生、摘花生"劳动实践,用双手丈量土地的温度,用汗水浇灌成长的果实。

活动当日,同学们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踏入实践基地。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花生地,一株株花生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在老师们的耐心讲解与示范下,同学们迅速掌握了“薅花生”的技巧:抓紧花生秧的根部,用力向上拔起。随着一株株花生秧破土而出,一串串饱满的、沾着泥土芬芳的花生果实呈现在大家眼前,田间地头瞬间响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欢呼。

劳动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学们三五成群,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拔秧,有人负责抖落泥土,有人负责将摘下的果实收集归筐;或埋头苦干,专注地清理着根须上的每一颗“宝藏”。汗水浸湿了衣襟,泥土沾满了双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体验着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

这次实践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同学们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了最直观、最深刻的理解。在劳动间隙,一位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兴奋地说:“我一直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的,今天才知道它们是长在泥土里的,太神奇了!”分享过程中,老师们也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从播种、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亲手劳作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珍惜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

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将一筐筐丰收的花生送到学校餐厅,经过工作人员集中清洗、煮熟,共同分享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甜蜜馈赠。尝着自己亲手劳动所得的果实,感觉格外香甜。

此次“收花生”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它成功地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拓展了视野,在身体力行中磨练了意志,在团队协作中增进了友谊。未来,召陵镇二小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开发更多元化的实践课程,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剂”,助力每一位学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