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井研县来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组围绕“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优化,开展主题为“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四年级一班青年教师林霞执教《买东西的学问》,校长吴剑锋及课题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研讨。
课堂实践:情境创设驱动深度学习
林霞老师以“超市购物”生活场景导入新课,通过模拟购物情境、创设“价格比较三步法”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货币单位换算、商品价值判断等核心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分组扮演“采购员”与“售货员”,在角色扮演中完成商品询价、比价记录等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氛围浓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后,林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方法创新性、课堂互动有效性三个维度进行说课反思,提出需进一步优化时间分配策略及分层指导设计。
评课议课:聚焦问题共研解决方案
评课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本堂课通过生活化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但在教学节奏把控与差异化指导上仍有提升空间。针对“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货币概念理解”等共性问题,教师们结合“实物道具辅助教学”“游戏化练习设计”等案例,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 引入生活道具:使用仿真货币、商品标签等道具增强情境真实性;
2. 分层任务设计:根据学生能力设置“基础比价”“综合采购”等梯度任务;
3. 跨学科融合:联动数学学科开展“消费计划制定”项目式学习。
校长吴剑锋总结强调,教研活动需立足学情,以“备课研课-磨课议课”为路径,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落实“减负提质”目标。他特别指出,本校近年来通过“四课联推”“项目测评”等创新形式,已形成“经验共享、问题共研”的教研文化,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校际协作,拓宽教学视野。
背景延伸:教研传统赋能教师成长
此次教研活动延续了来凤小学“精品课堂”建设传统。近年来,学校通过“四课联推”机制(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同课异构研讨课、课题研究课)和“项目测评”创新实践,推动教师团队在教材解读、课堂设计、评价反馈等环节深度协作。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试教-反思-重构”循环模式,实现教学能力的螺旋式提升。此前,学校已通过同课异构、学区教研等平台,形成“经验共享、问题共研”的教研文化,未来将持续深化校际协作,拓宽教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