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深耕艺体教研 赋能教学创新 ——井研县来凤小学艺体组开展音乐课《彼得与狼》校本教研活动

2025-03-14 11:47    浏览 1.5万   分享

付军 认证教师

井研县来凤小学校新闻通讯员。

2025年3月14日,井研县来凤小学艺体组开展本学期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动,聚焦青年音乐教师严妙琦执教的《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进行二次打磨。活动特别邀请县音乐教研员雷淑芬现场指导,通过“教学实践—集体研讨—专家引领”的闭环模式,推动音乐教学从“标准化”向“生本化”深化。

一、第一次打磨:夯实教学基础

3月11日,严妙琦老师在四一班首次试讲《彼得与狼》。教研组围绕以下核心环节展开研讨:

1. 教学设计优化:结合学情分析,调整教学情境与活动梯度,例如将抽象的乐器音色认知转化为“乐器猜猜乐”互动游戏,增强学生参与感。

2. 课件制作校本化:补充乐曲创作背景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交响童话的艺术特色;优化分层任务单,设置“基础感知”“深度探究”“创意表达”三个阶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3. 课堂互动提升:增加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乐器模拟角色主题音乐,深化对音乐叙事功能的理解。

首次试课后,教研组形成首轮修改意见,重点关注学生音乐想象力的激发与课堂节奏把控。

二、第二次打磨:专家引领提质增效

3月14日,严妙琦老师在四三班进行二次试讲。县音乐教研员雷淑芬全程参与,提出以下指导建议:

1. 乐器与角色对应强化:

通过对比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等乐器的音色特点,结合动画片段直观呈现角色性格,例如用“轻快跳跃”描述小鸟主题,用“阴暗低沉”诠释狼的凶猛。建议增加“乐器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佩戴不同乐器头饰模拟故事情节,强化音乐与叙事的关联性。

2. 教学策略优化:

针对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将“完整聆听”与“分段探究”结合,例如先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发展,再聚焦关键乐段深度分析。强调情感价值观渗透,通过彼得“勇敢智慧”的形象塑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格。

3. 课堂管理细节:建议使用“音乐指令牌”规范小组活动秩序,避免因互动环节松散影响整体节奏;提醒教师关注后排学生参与度,可通过“音乐问答接力赛”提升全员投入。

三、教研模式创新与展望

本次校本教研活动延续了来凤小学“学习—感悟—实践—创新”的专业成长路径,通过“校内教师磨课+教研员点拨”的双轨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学校艺体组计划将《彼得与狼》打磨经验推广至其他学科,例如:美术组:借鉴音乐课“故事可视化”思路,设计《彼得与狼》主题绘画创作任务;体育组:参考“分层任务单”模式,优化大课间活动设计。

校长寄语:

“艺体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以美育人、以体育人’的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土壤。”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