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4 日,井研县来凤小学凭借 “文化传承 + 科技赋能” 的创新模式,成功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防震减灾专题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筑牢安全防线。
在乐山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郭兴玙,担任此次活动主讲人。她运用 “故宫榫卯解密 + 应县木塔实证” 的独特教学方法,为师生们呈上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防震知识大餐。
文化溯源:千年建筑智慧的现代启迪
郭兴玙老师以 “从斗拱减震到穿斗式结构” 为主脉络,巧妙地结合应县木塔千年屹立不倒的精妙榫卯结构,以及故宫太和殿先进的抗震构造等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揭示了中国古代蕴含的防震智慧。她着重强调:“井研县素有‘千年盐都’之称,当地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穿斗式结构,在抗震方面与现代理念有着奇妙的高度重合,这无疑为我们的校园防震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本土化借鉴。”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地震知识,现场借助先进的 3D 建模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地震波传播的过程,让师生们深切领悟到 “以柔克刚” 这一古老防震哲学的魅力。
主题班会:知识深化与应急能力提升
各班围绕“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一主题,有序开展沉浸式主题班会活动:
• 理论奠基:借助 PPT 直观呈现地震的成因、前兆以及 “伏地、遮挡、抓牢” 三大避险原则,帮助学生筑牢防震理论基础。
• 案例警醒:播放汶川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等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资料,并依据 “应急疏散黄金 12 秒” 这一关键数据,强化学生们对地震紧急避险的重视与紧迫感。
• 实战演练:分组进行 “教室避险”“楼梯疏散” 等场景的实战模拟,教师们在旁细致指导,确保学生们的应急动作规范、娴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深化布局:打造全方位防震教育生态
校长吴剑锋在活动中郑重表示,学校荣获 “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这一殊荣,既是认可也是鞭策。他强调:“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全方位深化防震减灾教育工作。” 学校将严格参照《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把防震减灾知识有机融入科学课程,使知识传授常态化;全面升级教学楼避难通道的标识系统,全方位提升校园安全保障水平;并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集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实战应急能力,让防震减灾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