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春晚上那些会跳舞、翻跟头的机器人吗?”“这些机器人是怎么动起来的?”“它们为什么能听懂指令?”带着这些问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i梦启·智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7日走进秦皇岛市海港区在水一方社区,带领社区小学生们一步步揭开机器人科技的奥秘。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实践队员现场演示了“NAO”机器人的语音交互、舞蹈动作和自主避障功能,并邀请孩子们亲自发出指令,与机器人互动。随后,“泰坦”机器人展示了精准抓取、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等能力,孩子们在队员的指导下,尝试用编程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
“原来机器人是通过传感器‘看到’障碍物的!”“它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程序代码!”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不断有新的发现,实践队员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机器人的实时反应,讲解了传感器、算法、运动控制等核心概念,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和大家分享自己心目中的“未来机器人”,有的描绘了能辅导作业的“AI老师”,有的设计了会照顾老人的“机器人护工”。实践队员鼓励孩子们保持探索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成为智能科技的创造者。
此次科普活动通过搭建科技与青少年之间的桥梁,实现了"启迪少年科技梦"与"锤炼青年担当力"的双赢效果,不仅让社区小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智能科技的无限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热情,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生动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