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法韵盈校。为深入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召陵镇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学法明理守规范,争做法治小卫士”为主题,组织全校20个班级同步开展“开学第一堂法制课”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与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班会伊始,各班以“身边的法律故事”为切入点,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展开讨论。三年级(1)班通过播放“校园追逐导致骨折”的监控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的责任划分。班主任丁老师结合《民法典》第1199条讲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学校若未尽到管理职责需担责。但追逐打闹的同学也可能因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学生王浩然举手提问:“如果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算谁的责任?”张老师耐心解答:“若学校场地存在安全隐患且未及时整改,仍需承担部分责任。这提醒我们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遵守规则。”
针对农村校园常见安全问题,班会还组织“法治情景剧”实战演练。各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模拟“陌生人搭讪”“河边玩耍落水”等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习依法应对方法。六年级(1)班以“同伴落水如何施救”为题材,引导学生讨论正确方法。王老师提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未成年人不宜直接下水,应大声呼救或拨打110、120。”王老师还借此演示如何用长杆、绳索等工具间接施救,并强调“黄金四分钟”急救原则。
召陵镇二小林永生校长最后强调:“农村校园法治教育需更贴近生活实际。班主任老师组织的这次主题班会,通过案例警示、情景实践等形式,让法律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未来,我们将会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法如明灯,照亮成长之路;德似春雨,滋养心灵之田。召陵镇第二中心小学以“开学第一堂法制课”为契机,通过创新形式、精准施策,将法治种子播撒在乡村校园的每个角落。新学期,新希望,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法治的护航下,茁壮成长,向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