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片冬日美好,赴一场研修盛宴。2024年1月9日,在罗敏江导师带领下工作室一行人来到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启了一段研修学习之旅。
一、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仅用20余年时间,实现了由一所薄弱学校蜕变为示范一方、影响全国的优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学校的完美蜕变离不开张人利校长的智慧管理,张校长的管理经验分享使大家如获至宝。他指出学校的管理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他创造性地将图书馆建在了校门口,解决了早到晚走的学生管理问题,既考虑到了家长上、下班时间,又要考虑到了学生安全问题,还考虑到不给老师增添负担。他主张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提倡绿色生态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睡眠时间多,体艺科活动多,课外作业少,近视率低,学业成绩好。
张校长还用故事阐述了后“茶馆式”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以学科逻辑结构体系为线索的课堂教学讲解,转向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进行知识建构。从张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实践研究,我们感悟到一项成功的改革永远处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中,在我们面向未来、开创未来的同时,要注重继承传统,把创新放在历史与生动的现实中不断走向纵深。
二、互动交流,提升认知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听取了张人利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后,学员们纷纷点赞了学校的特色体系、校园文化、设施设备、师生团队等,并提出了自己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些困惑。张校长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用小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对待老师需要充满人文关怀,需要智慧地处理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机遇提高教师素养,需要思考并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研修方案使教研活动高效化。对待学生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保证学生的睡眠、运动时间,控制作业量。
三、参观校园,感受文化
在办公室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导师罗敏江校长及工作室的学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整座校园的建设都凝聚了张人利校长的心血,校长参与设计学校校舍,让这座校园里的建筑“活”了起来,更有了教育的内涵和灵魂。把采光最好、通透性最佳、环境最安静的“黄金地段”都留个学生,为学生打造安全健康的环境。“交叠魔法”,变出双倍的运动空间,即使下雨天,孩子们也能在室外上体育课。还有鱼园、议空间、趣谱室、图书馆等无不让人沉浸在学校文化中。大家认真聆听着王老师介绍学校的每一处场地,参观了丰富的跨学科课程活动阵地。大家一路参观,深刻感受到静教院是一所以儿童感受为先的好学校。
头雁引领群雁飞,一花先放众花随。罗敏江名校长工作室此次活动以提升校长办学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次学习,工作室成员们经过这次研修也得到了精神洗礼、眼界开拓、思维发散,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