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在于升级与蓬勃;教之长,在于钻研和碰撞。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19日上午,湖州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例会在南浔实验小学心理辅导站大团辅室顺利举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费为群主任和沈英主任、全市各区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中小学心理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研讨、专题交流、各区县工作汇报和新学年工作布置共四个环节。
上午,来自南浔实验小学的顾晔老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你好,小拖拉》。顾老师通过觉察小拖拉、管理小拖拉、和采取行动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孩子在识别自身的拖拉行为在前提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寻找管理小拖拉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此外,来自安吉县实验小学的葛敏老师,为二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趣味十足的心理活动课——《“魔丸灵珠”大闯关》。葛老师亲切的教态、沉稳的教学风格,带着孩子们从最新热门的电影出发,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葛老师借用了哪吒、敖丙等角色,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角度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如何观察的小妙招,受益匪浅。
活动的最后,德清县心理健康教研员许立群老师和市优秀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陈潇老师都做了研讨,从专业的角度肯定了课堂的价值和亮点之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
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费为群主任评价道:“学习心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位心理健康教师都应该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将这个工作做到实处,做让家长和孩子满意的教育。此外,费主任对接下来2025年春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布置和研讨,特别是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及全面精准的心理现状摸排和高危事件的筛查,都务必做到扎实落实。
下午,是精彩纷呈的专题交流时间。本次会议特邀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省教科院研究员李华教授作专题报告。李教授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育创新》为题,结合典型案例,从“心理韧性培养”“优势视角开发”“校园积极文化营造”三方面提出实践建议。她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发掘内在潜力,形成积极的生命状态。”报告内容引发与会教师热烈讨论,为一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在交流环节,南浔区教育局、长兴县第一中学及吴兴区织里镇小学分别分享了区域心育工作经验。南浔区通过搭建“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师资联动;长兴一中展示了“全员导师制”下心理教师与学科教师的协同育人模式;织里镇小学则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介绍了“家校心理驿站”和“朋辈互助小组”的创新实践。多元化的案例为各区县提供了可借鉴的“湖州经验”。
会议最后,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宣布两项重要举措:一是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启动“湖州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追踪研究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动态心理数据库;二是发布《湖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例集》,收录30节市级优秀课例,供全市教师参考。市心育教研员张琳总结道:“未来我们将以科研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区域协同为支撑,打造更具湖州特色的心育生态。”
本次例会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湖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全员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心”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