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睢宁县姚集小学  冯阿军: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4-05-06 07:57    浏览 2.7万   分享

王鸿 认证教师

徐州睢宁李集小学新闻通讯员。

最美人间四月天,阅读有味是清欢。4月29日,春阳灿烂,徐州市王鸿名师工作室在鲜花盛开的李集小学开展了“整本书阅读策略”专题研讨活动。

整本书阅读是六大任务群之一,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宏大任务?听了四位老师的阅读示范课之后顿时找到了答案。

整本书阅读的展开一般有三个课型——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四位老师按照整本书阅读的逻辑流程为听课老师们进行了精彩展示,解决了听课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方面的困惑。

一、点燃兴趣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不能靠师威,靠的是老师的点燃和唤醒。阅读导读课应该把学生和书本一线牵,激起学生打开书本的欲望。

赵甜甜老师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导读课轻轻地打开了学生的阅读之门。上课伊始,赵老师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谈一谈读过的绘本。这个话题很快得到孩子的热烈回应。用绘本来打开绘本,一场新的阅读之旅开始了。

赵老师结合导读课的特质带着孩子们完成三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第一任务是看封面,识作者。PPT上呈现《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孩子们对着封面展开观察,梳理封面呈现的信息。封面是打开一本新书的起点。孩子们在起点处了解作者以及人物。第二个任务是听故事,猜人物。低年级孩子的整本书阅读不能忽略听的作用。赵老师用她声情并茂的读把孩子们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孩子们利用耳朵与故事中的人物交流。听是基础,思是升华。赵老师设计了听的任务,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孩子们边听边猜,思维被点燃,表达汩汩而出。孩子们很快与没头脑和不高兴成为了朋友,进而为定计划阅读做了有力的铺垫。第三个任务是读目录,定计划。目录是一本书的导航。赵老师让孩子们读目录猜故事情节。赵老师用猜测来点燃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如何阅读整本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赵老师给了低年级孩子一个很好的支架,那就是定计划。孩子们在听老师播放的一名孩子的阅读计划之后就会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这个“渔”授得恰到好处。

从赵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上,我发现了激发学生阅读新书的密码。与其用师威去逼迫,不如想办法去点燃,去唤醒。

二、方法策略让阅读向更深处推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目标。张静老师的《安徒生童话》和李莹莹老师的《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把学生“推”向阅读的深处。

推方法让阅读稳健前行。张老师的《安徒生童话》推进课沿着“方法策略”线把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实现了人本交流。阅读“三猜”以及多角度提问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有力的支架。学生们先了解方法,然后跟着老师去运用方法进而掌握方法。张老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最具典型的,然后带着学生去阅读,去思辨。张老师甄选三个话题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辩。蜗牛和玫瑰树谁的想法更有道理?你更赞成谁的行为?你想成为谁?三个话题的设计让学生的阅读有了方向,有了表达的欲望。从现场反馈来看,学生们乐于思考,善于表达,成长的脚步清晰可见。然而这只是阅读推进的冰山一角,更妙的还在后面。童话故事的情节是吸引学生的关键点。梳理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张老师化繁为简给了学生三种情节梳理的方法。这个“给”是润物无声的。张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童话《拇指姑娘》、《丑小鸭》、《坚定的锡兵》。三个故事的情节有三种梳理的方法——表格式、情节梯、故事绳。每个小组按照相关的方法进行阅读,然后展示。学生们有了方法的引领,故事情节的梳理不再一团混沌,反而清晰可见了。作为一个旁听者,我不由得为张老师的方法引领所折服。学生们在这节课上学到的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质的影响。

李莹莹老师的《西游记》推进课以“妙招”为切入口把学生带入故事中。《西游记》是陪伴每一个中国人长大的名著。学生们在读书之前已经在影视作品中了解了故事情节,但是这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李老师以人物称呼为点拎出长长的故事线。小切口,大容量。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孙悟空在整个故事中的经历非常丰富,李老师从众多经历中选择《三打白骨精》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学生的阅读以浏览跳读为主快速进行情节梳理。这样设计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学生在掌握了情节梳理的方法之后紧接着开始分析人物形象。李老师以孙悟空被逐师门为点让学生梳理三次的异同,进而推出“成长”的主题。这样的设计浑然天成让人叫绝。

两节阅读推进课立足“推”字,把学生带入到深层次高效率的阅读中。

三、交流展示让阅读成果具象化

学生在经历了导读和推进之后,如何来量化读书的效果?彭雅芦老师的《鲁宾逊漂流记》读后交流课给出了答案。彭老师设计四个活动来考量学生的阅读成效。这让阅读成果具象化。

活动一:绘制鲁滨逊漂流路线图。以“漂流”为主题,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梳理,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的就把学生的阅读效果直观化了。

活动二:请回忆鲁滨逊的荒岛生活,发现他“衣”“食”“住”“工具”中某一方面的变化。这个活动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读,去发现。学生在展示时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静态呈现,然后再进行口述。从反馈来看,学生的阅读非常扎实。

活动三:夸夸鲁滨逊。这个环节的设计不是蜻蜓点水概念式地空洞去夸,而是立足于具体的事例有理有据地夸。学生要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归纳概况,然后再提炼出具体的品质。如此夸赞让阅读的成效更加鲜明,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成长。

活动四:探寻幸福密码,启迪智慧人生。彭老师拎出鲁滨逊漂流荒岛的日记作为阅读主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梳理鲁滨逊战胜困难的方法,进而提高归纳概况能力。最后把落脚点放在阅读启示上,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纵观这节课,我觉得学生对于《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达到了熟悉情节,熟悉人物,理解主题的境界。

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有责任给学生们一个弥漫着书香的童年。研究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成效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实践的课题。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