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小学部各年级家长会如期召开。在“双减”政策深化与教育焦虑交织的当下,这场活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数百名家长带来了科学育儿的理念与实践路径。本次家长会通过专家引领、政策解读与家校互动三大环节,为焦虑与困惑中的家长拨开迷雾,共同探索如何以“合理期待”为土壤,以“有效激励”为养料,培育孩子主动学习的生命力。
专家讲座:科学理念赋能家庭教育
倪老师以“合理期待、有效激励、习惯培养”为核心,为家长解码科学育儿路径。她借“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正向期待的力量,提出“多关注优势行为如农民种庄稼抑杂草”,倡导动态调整期待——以兴趣和能力为基,从“盯成绩”转向“重过程”,让孩子在“被看见”中成长。针对激励,她以斯坦福实验为例,揭示“夸聪明易致畏难,赞努力可塑抗逆力”,呼吁家长用“投入”“创意”等具体语言认可微小进步。谈及习惯,她以“园丁思维”替代“木匠式控制”,推荐“番茄钟”“21天法”等工具,通过“每日10分钟专注”等小步积累,家校合力培养自律,印证“行动是知识之源”的实践智慧。
政策解读:理性规划,减轻焦虑
在10分钟的政策解读环节,杨卫国副校长简要分析了中考新政策,帮助家庭提前了解教育改革方向,为孩子的长期发展做好科学规划。通过提前解读政策变化,家长可更合理地分配学习资源,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避免因信息滞后陷入被动;同时,校方的主动沟通能有效缓解家长对升学政策的焦虑,明确“双减”背景下“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推动家庭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形成共识,共同为孩子的可持续成长奠定基础。
班级活动:家校互动,共促成长
最后的20分钟分班交流中,各班主任全面总结本班的班级情况,剖析学生成长动态,明确家校共育方向。各学科老师们则立足学科特点,分享学习要点与提升策略,从课堂表现到作业反馈,为家长提供针对性建议,助力孩子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以专业力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