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旗下教育媒体融合实践平台

童心创美+: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2025-05-07 09:15    浏览 203   分享

王鸿 认证教师

徐州睢宁李集小学新闻通讯员。

一个承诺,我找到那本尘封已久的《追风筝的人》。门外,冷风呼啸;门内,泪光婆娑。好久没有读小说了,好久没有为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而牵肠挂肚。

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回顾。“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像随风飘起的风筝一样闯入我的心灵,飞翔在心海,牵扯者感动。

哈桑,一个仆人的孩子。他说的第一个词是好友的名字“阿米尔”。冥冥之中,哈桑会把自己全部的忠诚奉献给他唯一的朋友——阿米尔。哈桑陪着阿米尔长大。他是仆人的孩子,他每天要为少爷朋友准备吃食,无怨无悔,乐在其中。他们一起经历许多快乐的时光,他们的脚步丈量出童年的快乐。

如果一直这么快乐的长大多好。成长的过程总是带着伤痛与恐惧。哈桑和阿米尔遇到了残暴的阿塞夫。为了保护阿米尔,他决定用弹弓打瞎阿塞夫的眼睛,让他变成“独眼龙阿塞夫“。他的勇敢像最硬的铠甲保护了阿米尔。这样,阿塞夫对他的恨更浓了,悲剧的种子在此时埋下。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哈桑用尽全力帮助阿米尔赢得风筝大赛的胜利,用他的双脚为阿米尔追“那只蓝风筝。”谁能想到,恶魔已经在小巷中等着他入网。哈桑经历了阿塞夫的非人折磨还不忘把追到的风筝递给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哪怕被凌辱,被冷漠,被冤枉。哈桑,你心灵纯净的似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照出人性的怯懦与自私。

哈桑捧出最真的心来呵护阿米尔。但是阿米尔却没有用朋友的真心来对待他。阿米尔捉弄他,不是真心拿他当朋友。在他心里,哈桑只是个哈扎尔小仆人。当阿米尔躲在暗处目睹哈桑所受的蹂躏,他没有勇气喊出来。与其说阿米尔害怕惹祸上身,不如说他从来没有把哈桑放在心里,哪怕一点点。哈桑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普通的存在,他当然不会挺身而出。但是,人性又是复杂的。哈桑是纯粹的,他的信仰就是对朋友忠诚。而阿米尔呢?他不像阿塞夫丢掉了仅有的良心,他还是有良心的。所以,他觉得愧对哈桑,但是却没有办法正视自己的软弱,向哈桑忏悔。他使用不光彩的方法赶走了哈桑,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即便哈桑离开了,但是阿米尔内心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二十多年了,他一直活在自己的愧疚之中。“哈桑”,这个名字成了“烙铁”,每当这个名字出现,他都会被烫疼。只有救赎,才能找回最好的自己。

索拉博,哈桑的儿子,成了阿米尔自我救赎的方式。为了拯救索拉博,阿米尔来到童年生活的喀布尔,现在是塔利班的天下。对阿富汗的了解不多,跟着阿米尔来到阿富汗后,心里的恐惧无法言表。20世纪末了,可是阿富汗依然生活在战乱、杀戮中。阿富汗的儿童没有童年。战争让父亲成了稀缺品。为了食物,那个卖掉义肢的男人久久在心里挥之不去。更让人难过的是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无情伤害,以及体育场那对被活活砸死的男女。

阿米尔目睹塔利班的暴行,但是没有退缩。是时候为哈桑做一件事了。他勇敢地走进带走索拉博的塔利班的住处。命运弄人。那个塔利班竟然是阿塞夫。童年时,阿米尔不敢与他斗争。而现在,阿米尔为了哈桑,为了索拉博,也为了内心的负罪感,他在阿塞夫面前终于站起来了。他与阿塞夫决斗,身负重伤,但是毫不退缩。是索拉博的弹弓让阿塞夫真正成了“独眼龙阿塞夫”。

索拉博终于离开那个魔鬼。阿米尔小心去获取索拉博的信任,希望他可以跟着回美国。然而回美国的路依然崎岖漫长。这其中索拉博害怕再回孤儿院,不惜用自杀来躲避。阿米尔见到自杀的索拉博,整个人虚空了。如果索拉博死了,阿米尔的良心一辈子都会不安,那么他将无法实现自我救赎。所幸,上天给了索拉博活下来的机会,但是他的心却死了。阿米尔终于把索拉博带到美国,可是却无法走进他的心了。阿米尔为索拉博,千千万万遍努力。是风筝打开索拉博紧闭的心,他的唇角终于露出几乎看不见的微笑。未来,索拉博一定可以走出过去的阴影,像天上的风筝一样自由飞翔。

故事读完了,但是好像还没有完。“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最纯粹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誓言。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要像哈桑一样把爱撒给每一个孩子,陪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睢宁县姚集镇中心小学 冯阿军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