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带着期待再次走进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参加徐州市王鸿名师工作室开展“用好统编教材,践行素养课堂”集中研修活动。
第一节课是杨静老师上的《灰雀》一课,这篇课文语言简洁但是不简单,杨老师巧妙引导孩子在读中悟情。一是读出词语的情感,杨老师精心选出文章中词语分三组,通过读词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他的善良。二是读懂男孩的内心,杨老师让学生画出描写男孩的语句,关注重复出现的语句,边读边思考内心想些什么?抓住“会飞回来”这一句,指导孩子关注标点符号的不同,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男孩的内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并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有梯度,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三是读懂列宁的微笑,要求孩子默读11-13自然段,联系上下内容说说列宁为什么“微笑”?教师不需要多言,通过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效果较好。
庆香香老师上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听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扎实。首先庆老师选取《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类似的故事导入,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期待。接着从课题简单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特别教“戎”字,从课题质疑中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初读,读准读美,庆老师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重点易错字重点强调,扎扎实实做到读准读顺读美。思读,读懂意思,从字到句,扎扎实实逐句理解。悟读,读出形象,通过王戎和诸儿的对比中体会到王戎细心观察,冷静推断,善于思考的形象特点。最后放手让学生讲故事并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小古文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是个难点,庆老师这样扎实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腊八粥》这一课自认为理解很透,上起来也得心应手,结果听了许恕腾老师上这一课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这堂课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亮点一,问题设计有梯度,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部分许老师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先引导学生圈画描写八儿的语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八儿的急切心情和对腊八粥的喜爱。然后引导对比猜粥和看粥的异同,设计表格更清晰,整堂课有扶到放有松有驰。亮点二,补充沈从文写作背景的资料,既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人们对腊八粥特殊喜爱,又能感受到母亲对八儿的疼爱,一家的温馨其乐融融,补充资料恰当好处,这是我上课没有做到的。亮点三,教师把自己的长处发挥淋淋尽致。书法是许老师的一大绝活,课堂上许老师不仅教写了“粥”字,还播放“粥”字起源视频,让学生记忆深刻。许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八儿的话更是把孩子们带入情境。
第四接课是庄思涵老师上的《慈母情深》,本课感情比较细腻,现在,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不容易理解。庄老师解决的非常成功。她先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写批注的方法理解“慈母情深”,特别抓住“我的母亲”反复的手法理解这位母亲。然后补充资料说明“一元五角”在不同年代的意义,从而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最后播放缝纫机发出声音让学生感受我的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赚钱的不易,深刻体会到她对孩子无私的爱。
下午冯阿军老师的《以日记为载体的习作教学思考与实践》讲座让我感触颇多。参加工作室第一次活动我就和冯老师熟识了,她评课时她精辟的语言,清晰的思路,无不显示她的学识。每次活动后她写的小结都是一篇论文,每一句都显示她深厚的教学底蕴,可见她读书之多,是厚积薄发。这次的讲座更凸显的认真、严谨、博学的特点,冯老师从三方面谈她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一是厚植信念,以身作则,让日记写起来——愿写日记;二是授之以渔,夯实指导,让日记活起来——会写日记;三是评价跟进,奖励推动,让日记趣起来——乐写日记。逐从推进,步步落实,效果明显。讲座中有几点我感触最深:冯老师引用中外很多教育家的语言验证自己的观点,从心底佩服的她的博学,佩服她能潜心读书;她已经坚持写日记两千五百多天,这数字看似不是太大,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她坚持应该让很多老师佩服。每次和冯老师在一起,她总是让我刮目相看,我在她面前九像个井底之蛙,每次有感而发要发奋读书,每次又会因为生活小事放弃读书,这就是差距。
每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回来都是收获满满,活力满满,信心满满。只要努力学一定有收获,学习不怠一分钟,收获满载一生功!
睢宁县城西小学 朱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