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教研是最诗意的修行。为提高骨干教师业务素养,进一步健全“名师引领、全员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4 月 28 日,王鸿语文名师工作室送教官山镇黄圩希望小学,开展“学为中心视角下语文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研究 ”集中研修活动。
上午四节风格各异的课堂展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袁玉佩老师教学《两茎灯草》,聚焦人物形象塑造,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严监生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进行品味,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吝啬的特点,同时巧妙渗透写作方法,助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王乐乐老师执教《海底世界》,王教师借助精美的视频和图片,将神秘的海底世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
许毓格老师教学《表里的生物》,许老师以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课文内涵。
赵甜甜老师执教《海上日出》。首先赵老师以情境导入。以校刊约稿和美景奇观佳作选拔赛引入,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带着目标和期待进入课堂,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接着紧扣文本,引导精读。在学习晴天日出部分,赵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通过找关键词句、分析颜色、亮光、位置变化,深入品味日出之美,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巴金爷爷的细致观察与精妙描写,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审美鉴赏能力。在分析位置变化时,对“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的赏析,引导学生体会到太阳的生命力,挖掘出文本深层内涵。最后梳理方法,注重迁移。赵教师及时梳理巴金爷爷的写景方法——抓住变化、按照顺序,并通过与《养马岛日出》对比,让学生明确加入感受能使文章更生动,这种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写景写作思路,随后让学生观察雷雨视频进行写作练习,有效促进知识迁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则通过对日出过程细致入微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让学生学习按照顺序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手法。
下午王鸿校长作了《学为中心视角下语文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研究》专题讲座,王校长深入阐述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与多种实用策略。强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及生活经验,创设真实、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成长。我们始终坚信:“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愿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与更优秀的自己相遇!路虽远,行之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 许雪荣